贈外孫 王安石譯文_贈外孫 王安石賞析
更新:2023-09-20 17:48:33 高考升學網(wǎng) 
	  這首詩是一首七言絕句詩,通過對這首詩贈外孫 王安石譯文的了解,可以賞析這首詩主要書法了詩人對外孫的喜愛之情!
	原文:
贈外孫
	作者:王安石
	南山新長鳳凰雛,
	眉目分明畫不如。
	年小從他愛梨栗,
	長成須讀五車書。
	 
贈外孫注音:
	nán shān xīn zhǎng fèng huáng chú ,
	méi mù fèn míng huà bú rú 。
	nián xiǎo cóng tā ài lí lì ,
	zhǎng chéng xū dú wǔ chē shū 。
	 
贈外孫翻譯:
	小外孫就像南山上新生的小鳳凰一樣,
	眉目清秀得比畫上的還好看。
	在他小時候時就讓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
	但是年紀大些的時候必須讀很多的書。
	 
贈外孫字詞解釋:
	(1)鳳凰雛:指幼小的鳳凰。這里用來比喻作者的外孫。雛,指幼小的,多指鳥類。
	(2)從:放縱,放任。(通假字:通“縱”)。
	(3)五車(chē):形容書之多,語出《莊子 天下》“惠施多方,其書五車”。成語“學富五車”即源于
	此。
	(4)年小:年紀大。
	 
贈外孫賞析:
	  詩歌充分抒發(fā)了作者對外孫的喜愛之情,揭示了培育后代,使之健康成長的方法,強調(diào)了博覽群書對于成長的重要性 。
	 
	個人資料:
	  王安石(1021—1086),字介甫,晚號半山,撫州臨川(今江西撫州)人。1042年(慶歷二年)進士。1058年(嘉?三年)上萬言書,提出變法主張。1069年(宋神宗熙寧二年)任參知政事,推行新法。次年拜同中書門下章事。1074年(熙寧七年)罷相,次年復(fù)任宰相;1076年(熙寧九年)再次罷相,退居江寧(今江蘇南京)半山園,封舒國公,不久改封荊,世稱荊公。卒謚文。執(zhí)政期間,曾與其子王?及呂惠卿等注釋《詩經(jīng)》、《尚書》、《周官》,時稱《三經(jīng)新義》。其文雄健峭拔,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詩歌遒勁清新。所著《字說》、《鐘山一日錄》等,多已散佚。今存《王臨川集》、《臨川集拾遺》,后人輯有《周官新義》、《詩義鉤沉》等。